[美化] Blogger 使用 RWD 版型 自訂 CSS HTML 紀錄
Blogger 去年推出數款新的範本,以響應式網頁為主要特色。
最近打算將網誌大改造,第一步的基礎版型當然就選擇新的來試試。
然而更換主題後,一些自訂的語法會跟著消失,需要再重新加入,這次統整起來免得日後需要重找資料。
內容可能會視個人需要不定期增加。
索引
標題背景遮罩
標題文字陰影
搜尋結果外觀
熱門文章外觀 (側欄專用)
不追蹤瀏覽次數
圖片外框效果
加入回到頂端的按鈕
自訂文章封面
插入分隔線
插入程式碼方塊
內部連結
心得
開始修改範本原始碼,前往 Blogger「主題 → 編輯 HTML」。
右上角「備份 / 還原」下載現有範本避免出錯。
網誌標題背景遮罩
搜尋
要呈現圖片原色可以改為 0。
網誌標題文字陰影
搜尋
留意紅色符號分界,請勿更動後面的代碼
Contempo 版型的標題會和搜尋工具列聯動,陰影太多往下捲動時會糊在一起。
這是目前覺得比較平衡的配置。
搜尋和標籤提示
搜尋
透過專門軟體或網站查詢想要的顏色代碼。
官方「熱門文章」小工具樣式調整 (側欄專用)
開啟小工具設定,取消勾選「圖片縮圖」、「片段」。
頁面主體內的則取消勾選「顯示熱門文章」。
回到編輯主題,搜尋
單純針對側邊選單的排版美化,啟用小工具的其他選項應該會看到亂成一團的樣子。
不追蹤自己的瀏覽次數
搜尋
在登入管理者帳戶的狀態下開啟網誌,就會常駐這個選項。
常會編修、預覽網誌的話非常推薦這個元件,初次設定好就不會再無腦計入自己的瀏覽人次,比起 Blogger 經常莫名其妙跑掉的不追蹤選項可靠很多。
小問題是 RWD 版型似乎要進入文章後才會出現選項,所以第一次可能還是會被計入 1,但能換取日後安心瀏覽自己的網誌。
參考資料:XYZ的筆記本
文章內圖片陰影效果
搜尋
加入回到頂端的按鈕
搜尋
藍色同樣是自訂外觀的數值,最上方的 0 是回到頂端的轉場速度 (最快)。
再來搜尋
在運用內部連結製作索引的時候又開始想試試頂部按鈕,照着教學完成後瀏覽的方便性也提升了點。
參考資料:青椒的家
後段是一些裝飾文章內容的玩意。
將文章編輯模式切換為 HTML。
自訂封面
在任意位置插入
參考資料:WFU BLOG
分隔線
在適當位置插入
程式碼專用外框
前往 Blogger「版面配置 → 新增小工具 → HTML / JavaScript」(Contempo 版型只能放在側欄)
在「內容」貼上下列代碼後儲存
這個元件平時只會顯示一行空白,幾乎不影響網誌外觀,隱藏的話外框效果會消失,只有預覽時看得見。
將它置於不起眼的地方即可。
接下來運用在文章內,插入代碼
參考資料:PJCHENder
網頁內部連結
先在想要跳轉的位置插入
範例 1
範例 2 (移至其它文章)
心得
對比舊版型,整體變得相當亮麗,還能選擇和 Android Material Design 相近的範本。
行動裝置畫面自動轉換得很好,並不再有滑動稍微偏左 / 右就會跳頁的問題。
和主體共用樣式,修改也比較方便。
缺點和一些使用狀況:
-頂部搜尋列
向下捲動時仍會常駐,對手機而言有點浪費畫面空間。
-側邊欄
只有電腦或畫面夠大時才會直接顯示 (詳見文首圖例),而行動裝置在進入文章後側邊欄暫時無法使用,需要返回文章列表。
-文章日期格式
版面設定內這個選項無法勾選,似乎是版型本身設計和時間戳記聯動,其中比較接近的選項就只有 月 / 日 / 年。
自己看過去還是覺得有點不順眼,但還沒找到修改的方法。
-可用的官方小工具減少
或是外觀沒有跟上新版,直接擺出來不太協調。
-曾經發生官方背景圖片變成空白
當時剛好在瀏覽自己的網誌,可能是在維護吧?還好之前有把用過的圖抓下來
回到索引
最近打算將網誌大改造,第一步的基礎版型當然就選擇新的來試試。
然而更換主題後,一些自訂的語法會跟著消失,需要再重新加入,這次統整起來免得日後需要重找資料。
內容可能會視個人需要不定期增加。
索引
標題背景遮罩
標題文字陰影
搜尋結果外觀
熱門文章外觀 (側欄專用)
不追蹤瀏覽次數
圖片外框效果
加入回到頂端的按鈕
自訂文章封面
插入分隔線
插入程式碼方塊
內部連結
心得
![]() |
目前的網站外觀,使用的版型是 Contempo |
開始修改範本原始碼,前往 Blogger「主題 → 編輯 HTML」。
右上角「備份 / 還原」下載現有範本避免出錯。
![]() ![]() |
搜尋
.bg-photo-overlay找到如下
.bg-photo-overlay{
background:rgba(0,0,0,.26);
background-size:cover;
height:$(body.background.height);
position:absolute;
width:100%;
z-index:2
}
26 是主題預設的黑色遮罩,等於 26% 透明度。要呈現圖片原色可以改為 0。
![]() |
搜尋
.Header h1, .Header h1找到下方代碼,插入綠色部分
留意紅色符號分界,請勿更動後面的代碼
.Header h1, .Header h1 a { text-shadow: 0px 0px 1.2px #555; }]]></b:skin>數值可以邊預覽邊調整。
![]() ![]() |
這是目前覺得比較平衡的配置。
![]() ![]() |
搜尋
.post-filter-message找到如下
.post-filter-message{ background-color:rgba(255,255,255,.9); color:#555; display:table; margin-bottom:16px; width:100% }這裡的 555 是指文字色彩。
透過專門軟體或網站查詢想要的顏色代碼。
開啟小工具設定,取消勾選「圖片縮圖」、「片段」。
頁面主體內的則取消勾選「顯示熱門文章」。
回到編輯主題,搜尋
.PopularPosts找到一系列,綠色是修改後的內容
.PopularPosts{ background-color:$(popularposts.background.color); padding:30px 40px } .PopularPosts .item-content{ color:$(popularposts.text.color); margin-top:0px; display: none } .PopularPosts a,.PopularPosts a:hover,.PopularPosts a:visited{ color:$(popularposts.link.color); font-style:normal } .PopularPosts .post-title,.PopularPosts .post-title a,.PopularPosts .post-title a:hover,.PopularPosts .post-title a:visited{ color:$(popularposts.title.color); font-size:15px; font-weight:500; line-height:24px display: inline-block; vertical-align: middle; width: 100%; overflow: hidden; white-space: nowrap; text-overflow: ellipsis } .PopularPosts,.PopularPosts h3.title a{ color:$(posts.text.color); font:$(posts.text.font) } .main .PopularPosts{ padding:16px 40px } .PopularPosts h3.title{ font-size:14px; margin:0 } .PopularPosts h3.post-title{ margin-bottom:0 } .PopularPosts .byline{ color:$(popularposts.byline.color) } .PopularPosts .jump-link{ float:$(endSide); display: none; margin-top:16px } .PopularPosts .post-header .byline{ font-size:.9em; margin-top:6px } .PopularPosts ul{ list-style:none; padding:0; margin:0 } .PopularPosts .post{ padding:20px 0 } .PopularPosts .post+.post{ border-top:1px dashed $(sidebar.separator.color) } .PopularPosts .item-thumbnail{ float:$(startSide); margin-$endSide:32px } .PopularPosts .item-thumbnail img{ height:88px; padding:0; width:88px }不知為何安裝第三方元件幾乎都無效,只好換回官方版再嘗試修改版面。
單純針對側邊選單的排版美化,啟用小工具的其他選項應該會看到亂成一團的樣子。
不追蹤自己的瀏覽次數
搜尋
</head>在上方插入
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 //<![CDATA[ (function(){ var x=0; /* 向右位置設定 */ var y=0; /* 向下位置設定 */ function f(){var a,c,d,b=document.cookie.split(";");for(a=0;a<b.length;a++)if(c=b[a].substr(0,b[a].indexOf("=")),d=b[a].substr(b[a].indexOf("=")+1),c=c.replace(/^\s+|\s+$/g,""),"_ns"==c)return unescape(d)}function g(a,c){var d=2,b=new Date;b.setDate(b.getDate()+a);d=escape(d)+(null==a?"":"; expires="+b.toUTCString())+"; path=/"+(null==c?"":"; domain="+c);document.cookie="_ns="+d}function e(a,c,d){a.addEventListener?a.addEventListener(c,d,!1):a.attachEvent&&a.attachEvent("on"+c,d)}e(window, "load",function(){function a(){var a=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xyz14030918con"),b="2"!=f()?"\u8ffd\u8e64":"\u4e0d\u8ffd\u8e64";a.innerHTML="\u76ee\u524d\u8a2d\u5b9a\uff1a"+b+' <a href="javascript:void(0);" id="xyz14030918edit">\u4fee\u6539</a><br>(\u672c\u5340\u584a\u53ea\u6709\u7db2\u7ad9\u7ba1\u7406\u8005\u770b\u5f97\u5230)';e(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xyz14030918edit"),"click",c)}function c(){var b=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xyz14030918con"),c;c='<label><input type="radio" name="xyz" id="xyz14030918radioY" value="radio" />\u8ffd\u8e64</label><label><input type="radio" name="xyz" id="xyz14030918radioN" value="radio" />\u4e0d\u8ffd\u8e64</label><br><input type="button" name="xyzBtn" id="xyz14030918sto" value="\u5132\u5b58" /> <input type="button" name="xyzBtn" id="xyz14030918back" value="\u8fd4\u56de" />'; b.innerHTML=c;"2"!=f()?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xyz14030918radioY").checked=!0: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xyz14030918radioN").checked=!0;e(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xyz14030918sto"),"click",d);e(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xyz14030918back"),"click",a)}function d(){var b=window.location.host;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xyz14030918radioY").checked?g(-10,b):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xyz14030918radioN").checked&&g(365,b);a()}var b=document.createElement("div");b.style.cssText="width:0px;height:0px";b.innerHTML= '<span id="xyz14030918adm" class="item-control blog-admin"></span>';document.body.appendChild(b);var h=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xyz14030918adm");"none"!=(window.getComputedStyle?window.getComputedStyle(h).display:h.currentStyle.display)&&(b.innerHTML='<div style="padding:10px;font-size:12px;line-height:18px;width:175px;height:70px;position:absolute;left:'+x+"px;top:"+y+'px;z-index:99999;border:1px solid red;background-color:#FFFFFF;border-radius:5px;box-shadow: 5px 5px 5px #CCCCCC;">\u662f\u5426\u8ffd\u8e64\u6b64\u700f\u89bd\u5668\u7684\u700f\u89bd\u91cf ?<div id="xyz14030918con"></div></div>', a())})})(); //]]> </script>
常會編修、預覽網誌的話非常推薦這個元件,初次設定好就不會再無腦計入自己的瀏覽人次,比起 Blogger 經常莫名其妙跑掉的不追蹤選項可靠很多。
小問題是 RWD 版型似乎要進入文章後才會出現選項,所以第一次可能還是會被計入 1,但能換取日後安心瀏覽自己的網誌。
參考資料:XYZ的筆記本
文章內圖片陰影效果
搜尋
.post-body img找到如下,插入綠色部分
.post-body img{
max-width:100%
-webkit-box-shadow: 0 0 15px rgba(0, 0, 0, .2), 0 0 40px rgba(0, 0, 0, 0.1) inset;
-moz-box-shadow: 0 0 15px rgba(0, 0, 0, .2), 0 0 40px rgba(0, 0, 0, 0.1) inset;
box-shadow: 0 0 15px rgba(0, 0, 0, .2), 0 0 40px rgba(0, 0, 0, 0.1) inset;
padding: 8px;
background: #fff;
border: none;
}
參考資料:WFU BLOG加入回到頂端的按鈕
搜尋
</head>在上方插入這整段,第一行是用來安裝 Jquery 資料庫,已經有的話可以省略
<script src='https://ajax.googleapis.com/ajax/libs/jquery/3.3.1/jquery.min.js'/> <script type='text/javascript'> $(function(){ $("#gotop").click(function(){ jQuery("html,body").animate({ scrollTop:0 },0); }); $(window).scroll(function() { if ( $(this).scrollTop() > 500){ $('#gotop').fadeIn("fast"); } else { $('#gotop').stop().fadeOut("fast"); } }); }); </script> <style type='text/css'> <!-- #gotop { z-index: 999; top: 1; position: fixed; display: none; right: 30px; bottom: 30px; padding: 5px 12px; font-size: 15px; background: rgba(242,242,242,.80); color: #222; cursor: pointer; border: 1px #bbb solid } --> </style>一開始發現按鈕不能用…剛好看到初始設定的位置會被文章區塊遮住,推測是物件前後順序的問題,修改紅色部分就正常了。
藍色同樣是自訂外觀的數值,最上方的 0 是回到頂端的轉場速度 (最快)。
再來搜尋
<body>在下方插入,完成
<div id='gotop'><center><b>↑</b></center>Top</div>第一行的符號讓按鈕看起來比較生動。可以在 Windows 輸入法整合器或專門網站尋找想要的符號。
在運用內部連結製作索引的時候又開始想試試頂部按鈕,照着教學完成後瀏覽的方便性也提升了點。
參考資料:青椒的家
後段是一些裝飾文章內容的玩意。
將文章編輯模式切換為 HTML。
在任意位置插入
<img style="display: none; width: 0px;" src="圖片網址"/>
有些範本會顯示文章封面,通常是直接使用內文第一張圖,若覺得不太合適可以自行更換。參考資料:WFU BLOG
分隔線
在適當位置插入
<HR color="#dddddd" size="2px" width="100%" align="center">寬度使用 % 能自動依據文章版面寬度填充,配合 center 由中間向兩方延展。
前往 Blogger「版面配置 → 新增小工具 → HTML / JavaScript」(Contempo 版型只能放在側欄)
在「內容」貼上下列代碼後儲存
<style> .post .codeblock { display: block; /* fixes a strange ie margin bug */ font-family: Roboto; font-size: 12pt; overflow:auto; background: #f0f0f0 url(背景圖片網址) left top repeat; border: 1px solid #ccc; padding: 10px 10px 10px 21px; max-height:1000px; line-height: 1.6em; } </style>藍色分別是字型、大小、行距。
這個元件平時只會顯示一行空白,幾乎不影響網誌外觀,隱藏的話外框效果會消失,只有預覽時看得見。
將它置於不起眼的地方即可。
接下來運用在文章內,插入代碼
<pre class="codeblock">
想要呈現的內容
這個區域內同樣能使用色彩、粗體等效果來標記重點
但會增加編輯時的複雜性
</pre>
如果內容含有 < > 符號,需要透過 HTML Encoder、Unicode 等網站轉換。參考資料:PJCHENder
網頁內部連結
先在想要跳轉的位置插入
<a name="設定一個標籤名稱"></a>
接著建立連結
<a href="#設定好的標籤名稱">說明 (可留空)</a>如果需要跳轉到另一篇文章
<a href="網址#設定好的標籤名稱" target="_blank">說明 (可留空)</a>可以快速移動到文章內的某個部分,內容太多的時候也能用來編列簡單的索引。
範例 1
範例 2 (移至其它文章)
心得
對比舊版型,整體變得相當亮麗,還能選擇和 Android Material Design 相近的範本。
行動裝置畫面自動轉換得很好,並不再有滑動稍微偏左 / 右就會跳頁的問題。
和主體共用樣式,修改也比較方便。
缺點和一些使用狀況:
-頂部搜尋列
向下捲動時仍會常駐,對手機而言有點浪費畫面空間。
-側邊欄
只有電腦或畫面夠大時才會直接顯示 (詳見文首圖例),而行動裝置在進入文章後側邊欄暫時無法使用,需要返回文章列表。
-文章日期格式
版面設定內這個選項無法勾選,似乎是版型本身設計和時間戳記聯動,其中比較接近的選項就只有 月 / 日 / 年。
自己看過去還是覺得有點不順眼,但還沒找到修改的方法。
-可用的官方小工具減少
或是外觀沒有跟上新版,直接擺出來不太協調。
-曾經發生官方背景圖片變成空白
當時剛好在瀏覽自己的網誌,可能是在維護吧?
回到索引
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回覆刪除hi 我之前也對側邊欄有類似的困擾,後來透過修改view.isSingleItem判斷式裡的內容為一樣出現側欄選單後,有達到我想要的效果喔。但漢堡按鈕的位置要再調整一下。
刪除我剛從痞客邦搬到blogger來,正在打造新家~
搜尋插入分隔線時剛找到你這篇文章,正好我們套用的RWD版型相似,順手分享 :)
謝謝 :D
刪除加油 !!
回覆刪除